9月13日,中秋节如期而至,在这阖家团圆的日子,有的人却依然坚守岗位,无法与家人共度佳节。
他们有的在重点项目工地挥汗如雨、有的在重症病房守护患者、有的在十字路口指挥交通,有的骑行电动车穿梭于大街小巷……
中秋节当天,南国都市报记者深入我省各行业,近距离了解观察他们为保项目生产和社会平安,在各自岗位上尽职尽责的节日故事。
即使无法与家人团聚,但看到工作任务在他们的努力下一点一滴完成,心中产生的满足和幸福感,成为他们过节的最大意义。
中秋节早上5点多,天灰蒙蒙时,很多市民还沉浸在睡梦中,而海口市龙昆南延长线市政化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工人宿舍的灯光已渐渐亮起。潘卫元和工友们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
潘卫元和工友们8人一组,将一块块厚重的模板安装在基坑两侧,为电缆沟施工准备好工作。
即将到中午下班时间,已经在基坑里工作一上午的潘卫元,和工友们纷纷爬到地面上。此时,记者看到他出门穿的工服已经被弄脏,汗水浸湿了上衣,从基坑走出来,汗珠一颗颗不停地从额头往外冒。
潘卫元说,来海口工作已三年时间,多年在外打工,中秋节回不了老家已经习以为常。“施工进度一点不能耽搁,我们辛苦点没关系,尽快完工拿到工资回家看孙子,也让大家出行更方便是我们的目标。”
为了让在异乡干活的工人们感受到节日的温暖,实施工程单位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为工人加菜,并发放过节月饼。
相关负责的人介绍,为了尽快完工,目前安排120名工人和25台挖机、破碎机在工地同步施工,每天工人工作9个小时。(南国都市报记者党朝峰/文汪承贤/图)
“一个人头晕乏力,站不起来……”9月13日上午11点45分,海口市120急救中中心急救医生蔡亦鸣收到中心发来的短信,一名51岁的男子头晕乏力求助。他和护士、司机立即从值班室上车,两分钟不到就启动了车子,出发前往现场。司机王康庚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加快速度,飞驰前进。到达居民家中后,蔡亦鸣立即询问病情,查看患者情况。将患者安全送达医院,办理好相关手续后,蔡亦鸣才和同事们去吃午饭,这时是中午1点多。
下午3点,一名20岁的小伙子在出租屋喝啤酒醉倒,不省人事,朋友打电话求助,蔡亦鸣随救护车赶往现场。他让小伙的朋友帮忙安抚,并将其护送上车,立即送往医院。
下午5点04分,又来一个紧急的求助。在海口市海甸三东路,一位63岁的阿公癫痫发作,四肢抽搐、翻白眼。当时,阿公在跟老伙伴们打麻将,考虑是打麻将疲惫所致,经处理后病情缓解,紧急送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蔡亦鸣和护士林佩月、司机王康庚,要在海口市120急救中心海甸急救站24小时值守,直到14日上午8点才能下班。“每逢节假日,正是我们忙的时候。”蔡亦鸣说,从事院前急救工作7年,节假日都很少能与家人团聚。
9月13日当天下午,众多市民或出游或回老家,海口市区街道较往常少了些许喧闹。但位于海口市民游客中心二楼的海口12345热线前台,却仍是一片繁忙的景象:电话铃声,接打热线的声音,敲打键盘记录办件的声音……此起彼伏。
“今天还算比较平稳啦,没什么大的突发情况。”说这线政府服务热线热线组班长李娇杨。据她介绍,海口12345平均每天接到的热线件,一般到了下午,都有超过5000件办件量。今年中秋节,由于不少市民已经出了城,到了下午3点,接到的办件量只有1000件左右,数量少了许多。但即使是这样,12345热线所有值班的热线员仍坚守岗位,不敢有丝毫放松。
“越到节假日,越要求我们在岗位上。”今年38岁的李娇杨入行已经5年多时间,从一线的热线员一步步做起,到成长为一名热线值班班长,她可谓很熟悉12345热线的工作性质和流程。
李娇杨和记者说,自从走上这个岗位以来,假期对于她来说和平时没什么不一样,每天早班8时到12时,加晚班18时到22时30分,或中班12时到18时,这几个时间段,她都会正常轮班,统筹每天热线员的排班和调度,还有办件的协调处理事宜。无论中秋,还是元旦春节,所有热线员一律照常轮班,碰到台风暴雨大雾等恶劣天气,甚至还要启动应急预案,加派人员值班。
“在岗位上过节,我们早就习惯了。”李娇杨说,“能帮市民真正处理问题,其实我们也挺开心的。”李娇杨说,“至于过节,大不了,我们跟家人提前或推后一天再聚呗!”